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10-29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 问 量 :660
021-34556080
相关文章
NR8383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NR8383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是肺部免疫与病理研究领域的经典细胞模型,源自正常大鼠肺泡腔中的巨噬细胞群体,经体外分离纯化与永生化处理建立。该细胞完整保留了肺泡巨噬细胞的核心功能特征,如病原体吞噬、炎症因子分泌及免疫调节能力,同时具备稳定的体外增殖特性,在肺部炎症机制解析、感染性疾病研究、药物肺相关毒性评估及肺部疾病治疗靶点筛选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肺部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提供了贴近体内生理状态的实验载体。
一、核心生物学特性
(一)组织来源与细胞属性
NR8383 细胞源自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与体内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作为肺部免疫系统的 “第一道防线",其拥有典型的巨噬细胞结构特征:胞体较大(直径 15-25μm),形态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且含大量吞噬颗粒与溶酶体(参与病原体降解);细胞核呈肾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染色质分布均匀。此外,细胞虽经永生化处理,但仍保留正常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表型,无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与侵袭特性,可长期稳定传代(50 代以内功能无显著退化),是研究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理想工具。
(二)形态与生长特征
体外培养时,NR8383 细胞以贴壁生长为主,部分细胞呈半悬浮状态(符合巨噬细胞 “贴壁 - 游走" 的生理特性)。贴壁细胞形态为不规则圆形或梭形,胞质伸展形成伪足,可观察到明显的吞噬颗粒;悬浮细胞呈圆形,胞质均匀,活性与贴壁细胞一致。细胞增殖能力稳定,倍增时间约 36-48 小时,传代时无需严格控制汇合度(因无明显接触抑制),但密度过高(超过 1×10⁶ cells/mL)会导致细胞活性下降。常规接种密度以 2×10⁴-4×10⁴ cells/cm² 为宜,接种后 12 小时开始贴壁,24 小时贴壁率达 70% 以上,48-72 小时进入对数生长期,可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整传代时间。
(三)分子表型与功能特性
分子层面,NR8383 细胞呈现肺泡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表型:一是高表达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如 CD11b(整合素 αM 链,介导细胞黏附与吞噬)、CD68(溶酶体相关膜蛋白,标志巨噬细胞成熟),阳性率均达 90% 以上,可通过流式细胞术或免疫荧光验证细胞身份;二是表达炎症相关受体,如 Toll 样受体 4(TLR4,识别细菌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1(TNFR1,介导炎症信号传导),这些受体是其感知病原体与启动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
功能上,NR8383 细胞具备肺泡巨噬细胞的核心生理功能:一是强大的吞噬能力,可主动吞噬细菌、真菌、凋亡细胞及荧光微球(吞噬率达 60%-80%,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术检测);二是炎症因子分泌功能,受 LPS、IL-1β 等刺激后,可大量分泌 TNF-α、IL-6、IL-1β 等促炎因子(分泌量较静息状态升高 10-20 倍),同时分泌 IL-10 等抗炎因子,维持炎症平衡;三是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抗原呈递激活 T 淋巴细胞,参与肺部适应性免疫反应,模拟体内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防御过程。
二、体外培养与操作规范
(一)基础培养体系配置
NR8383 细胞对培养条件要求温和,需维持其吞噬与分泌功能:
培养基选择:优先使用F-12K 基础培养基(含 1.5g/L 碳suan氢钠),该培养基能模拟肺泡内微环境,维持细胞吞噬活性 —— 使用 DMEM 培养基会导致吞噬率下降 30% 以上;
血清与添加剂:添加 15% 胎牛血清(需筛选高免疫活性批次,含足量细胞因子支持巨噬细胞功能),加入 1% 抗菌试剂预防污染;无需额外添加生长因子,细胞可通过自分泌维持增殖;
培养环境:温度 37℃±0.5℃,CO₂浓度 5%±0.2%,湿度 95%±2%,pH 稳定在 7.2-7.4,渗透压 280-320mOsm/kg;使用普通培养瓶(无需涂层,细胞可通过伪足黏附),建议每 2-3 天更换一次培养基,避免炎症因子堆积影响细胞活性。
(二)传代与功能维持操作
传代时机:当细胞密度达 8×10⁵-1×10⁶ cells/mL 时传代(通常每 3-4 天一次),无需等待wan全汇合,避免密度过高导致功能退化。传代比例按 1:3-1:5 稀释,稀释比例过低易导致细胞聚集,过高则延长对数生长期。
传代步骤:
弃去旧培养基,用无菌 PBS 轻柔冲洗细胞表面 1 次(避免过度冲洗导致贴壁细胞脱落);
加入含 0.02% EDTA 的消化液(按每 25cm² 培养瓶加入 1mL 消化液的比例),37℃孵育 1-2 分钟(巨噬细胞贴壁力较弱,消化时间不宜过长),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边缘收缩时,轻轻拍打培养瓶侧壁使细胞脱落;
加入 2-3 倍体积的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用移液器轻轻吹打分散细胞(避免产生气泡破坏细胞),收集细胞悬液直接接种至新培养瓶(无需离心,减少细胞损伤)。
功能维持要点:长期传代易导致吞噬功能下降,需每 10 代检测一次吞噬率(确保≥60%);若吞噬率下降,可在培养基中添加 50ng/mL LPS 刺激 24 小时(轻度刺激激活细胞功能,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炎症损伤);同时避免频繁更换血清批次,每次更换后需适应培养 2-3 代,待细胞分泌功能稳定后再用于实验。
三、主要研究应用场景
(一)肺部炎症机制研究
NR8383 细胞是解析肺部炎症发生机制的核心工具:
炎症信号通路研究:用 LPS、细菌毒素等刺激细胞,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NF-κB、MAPK 等炎症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确通路激活机制;例如,LPS 刺激后 NF-κB 磷酸化水平升高 5-8 倍,抑制 NF-κB 活性可显著降低 TNF-α 分泌,验证该通路在炎症中的关键作用;
炎症因子调控研究:通过 RNA 干扰或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炎症相关基因(如 TLR4、TNF-α),观察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吞噬功能变化,研究基因对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为肺部炎症疾病(如肺炎、哮喘)的靶点筛选提供依据。
(二)肺部感染性疾病研究
依托其吞噬与抗感染功能,NR8383 细胞可用于肺部感染机制与治疗研究:
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将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与细胞共培养,通过荧光标记观察病原体被吞噬的过程,检测细胞内病原体存活情况,研究巨噬细胞的抗感染机制;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细胞可在 2-4 小时内吞噬病原体,6-8 小时内通过溶酶体降解,若添加溶酶体抑制剂则降解率下降 50% 以上;
抗感染药物筛选:将候选抗感染药物与感染后的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内病原体数量、炎症因子分泌量及细胞活力,筛选能增强巨噬细胞抗感染能力且低毒性的药物,为肺部感染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三)药物肺相关毒性评估与肺部疾病治疗研究
该细胞可用于药物肺相关毒性评估与肺部疾病治疗靶点研发:
药物肺相关毒性筛选:将候选药物(如特定类型抗生素、生物制剂)与细胞共培养,通过 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ELISA 检测炎症因子分泌,评估药物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若药物导致细胞凋亡率升高 20% 以上或 TNF-α 分泌增加 10 倍以上,提示可能存在肺相关毒性风险;
肺部疾病治疗靶点研究:将潜在治疗药物(如抗炎小分子化合物、细胞因子调节剂)与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吞噬率、炎症因子分泌及对 T 细胞的激活能力,评估药物对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为肺部肿瘤、自身免疫性肺病的治疗提供实验支持。
Copyright © 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