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乾思生物

生命科学产品一站式供应商

服务热线:021-34556080

产品中心

PRODUCTS CENTER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产品简介: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源于皮肤真皮层,呈梭形,可合成胶原、弹性纤维等,维持皮肤结构与弹性,参与伤口愈合,可体外培养,是皮肤研究、创面修复及药物筛选的重要材料。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10-13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 问 量 :392

服务热线

021-34556080

立即咨询
产品介绍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是位于皮肤真皮层的主要功能细胞,约占真皮细胞总量的 70%-80%,是维持皮肤结构稳定、调控皮肤生理功能的核心细胞类型。这类细胞呈典型的梭形或纺锤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椭圆形且位于细胞中央,在体外培养时可贴壁生长,形成排列疏松的细胞群落;细胞表面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如波形蛋白(Vimentin)、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 1(FSP-1),这些标志物不仅是鉴别细胞身份的关键依据,也反映了其参与细胞外基质合成与组织修复的功能特性。因来源广泛(可从皮肤组织活检或手术废弃皮肤中获取)、体外增殖能力强且功能稳定,这类细胞成为研究皮肤生理机制、皮肤疾病病理过程及创面修复的理想实验模型,在皮肤病学、再生医学及药理学领域应用广泛。

从细胞来源与组织分布来看,皮肤成纤维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层的网状层与乳头层,且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中呈现出功能差异: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与弹性纤维的能力更强,以应对外界环境(如紫外线、机械摩擦)对皮肤的损伤;而躯干、四肢等非暴露部位的成纤维细胞,更侧重于维持皮肤的基础结构与水分平衡。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会逐渐下降 —— 青少年时期的细胞增殖速度快、合成基质能力强,皮肤紧致有弹性;老年时期的细胞则出现增殖减缓、胶原降解加速等现象,导致皮肤松弛、皱纹产生,这也是皮肤衰老的重要生理基础。

在核心生理功能方面,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集中体现在 “细胞外基质合成与调控"“伤口愈合与组织修复"“皮肤稳态维持" 三大维度,各功能相互协同,保障皮肤的健康与功能完整。细胞外基质合成与调控是其最核心的功能 —— 这类细胞可合成并分泌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胶原纤维(主要为 Ⅰ 型胶原与 Ⅲ 型胶原,占皮肤干重的 70% 以上)、弹性纤维(如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及黏多糖(如透明质酸、硫酸ruan骨素):胶原纤维构成皮肤的 “支架结构",赋予皮肤强度与韧性,防止皮肤撕裂;弹性纤维则使皮肤具备拉伸与回弹能力,维持皮肤的弹性与紧致度;黏多糖作为 “保湿因子",可结合大量水分,维持皮肤的水润状态,同时为细胞提供营养支持。此外,细胞还能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组织抑制剂(TIMPs),通过二者的动态平衡调控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更新,避免基质过度堆积或过度降解导致皮肤功能异常。

伤口愈合与组织修复功能是皮肤应对损伤的关键 —— 当皮肤出现创面时,受损部位的成纤维细胞会被快速激活:首先通过迁移能力向创面中心聚集,形成肉芽组织的 “核心细胞群";随后大量增殖并合成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等基质成分,填充创面缺损,促进创面收缩;同时,细胞还会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招募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清除坏死组织,并促进表皮细胞迁移覆盖创面,最终实现创面愈合。在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溃疡)中,皮肤成纤维细胞常出现活性下降、迁移能力减弱等问题,导致创面长期不愈,这也是临床创面治疗的难点之一。

皮肤稳态维持功能体现在细胞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中 —— 成纤维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参与皮肤的免疫调节,增强皮肤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同时,细胞还能感知外界环境信号(如紫外线照射、温度变化),通过调节自身功能(如增加抗氧化酶合成、调整基质代谢速度)适应环境变化,减少外界因素对皮肤的损伤。此外,成纤维细胞与表皮细胞之间存在 “上皮 - 间质对话" 机制 —— 表皮细胞分泌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而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则能调控表皮细胞的分化与更新,二者协同维持皮肤的分层结构与功能稳态。

体外培养条件方面,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需模拟皮肤真皮层的微环境,重点维持其增殖能力与合成基质功能。原代细胞的获取需从新鲜皮肤组织中分离:首先去除皮肤组织的表皮层(通过yi酶消化或机械剥离),保留真皮层;将真皮组zhi剪碎后,用含特定酶的溶液(如胶原酶)消化处理,使细胞从组织中脱落;收集细胞悬液后离心纯化,去除杂质与杂细胞(如内皮细胞、免疫细胞),获得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时,基础培养基通常选用含 10%-15% 胎牛血清的 DMEM 或 MEM 培养基,胎牛血清可提供细胞增殖所需的生长因子(如 PDGF、EGF)与营养物质;同时添加抗生素预防微生物污染。培养环境控制在 37℃恒温、5% CO₂浓度的培养箱中,培养基 pH 稳定在 7.2-7.4 之间,湿度保持 50%-60%;每 2-3 天更换一次培养基,避免营养耗尽与代谢废物堆积;当细胞融合度达到 80%-90% 时进行传代,传代时需用温和的消化方式处理,避免过度损伤细胞,通常可稳定传代 10-15 代,超过 15 代后细胞易出现衰老现象(如细胞体积增大、增殖速度减缓)。培养过程中,需定期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Vimentin、FSP-1 等标志物,或通过胶原合成量测定验证细胞功能状态,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在科研与临床应用价值上,皮肤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相关研究的核心工具,应用场景广泛且实用性强。在基础科研领域,可用于探索皮肤衰老机制 —— 如研究年龄相关的细胞衰老标志物(如端粒长度、p16 蛋白表达)变化,或分析外界因素(如紫外线、污染物)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为理解皮肤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这类细胞也是研究细胞外基质代谢的理想模型,通过调控 MMPs/TIMPs 平衡,可深入解析胶原降解与皮肤松弛、皱纹形成的关联。在疾病模型构建中,皮肤成纤维细胞可用于模拟皮肤疾病的病理过程:如通过诱导细胞胶原合成异常,构建硬皮病(皮肤纤维化)模型,研究疾病中基质过度堆积的机制;或通过模拟糖尿病环境(如高糖培养基处理),观察细胞迁移与增殖能力的变化,解析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原因,为疾病研究提供体外实验平台。在临床转化领域,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应用集中在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可将体外培养的自体成纤维细胞移植至创面,促进肉芽组织形成与创面愈合,目前已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在皮肤组织工程中,成纤维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材料(如胶原支架、透明质酸海绵)结合,构建人工皮肤替代物,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皮肤移植,减少供皮区损伤;此外,在化妆品与护肤品研发中,这类细胞可用于评估产品的安全性与功效 —— 如检测护肤品对细胞胶原合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评价其抗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无刺激、安全性高的化妆品原料,为护肤品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 服务热线 021-34556080
  • 电子邮箱

    info@biobaiye.com

扫码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