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TNFSF10),在人体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英文全称为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 Related Apoptosis - Inducing Ligand" ,在科研领域常被关注。
sTRAIL 由活化的 T 细胞等表达,结构上具有du特之处。人 TRAIL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3q26,cDNA 全长 1769bp,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 32.5KD,由 281 个氨基酸构成,功能部位集中在 114 至 281 位氨基酸残基。sTRAIL 可被体内蛋白酶水解为游离单体,3 个单体分子通过特定位置(如第 230 位半胱an酸,C230)螯合一个锌离子,进而形成活性更强的三聚体结构,该结构对其发挥生物学功能意义重大,一旦 C230 突变,将影响三聚体形成,降低与受体结合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
在作用机制上,sTRAIL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来行使功能。它拥有多个受体,其中与 DR4、DR5(这两种受体的胞质区含死亡结构域)结合后,能诱导细胞凋亡,启动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路,促使细胞走向程序性死亡;而与 DCR1、DCR2(这两种受体缺乏完整胞质区或死亡结构域不完整)结合时,无法传递凋亡信号,甚至可抑制 TRAIL 诱导 DR4、DR5 阳性细胞凋亡的作用。
在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探索方面,sTRAIL 展现出巨大潜力。因其能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被视为ji具前景的抗肿瘤制剂。例如,科研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 TRAIL 基因靶入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核糖体基因区 rDNA,经分化得到持续高表达 TRAIL 的间充质干细胞(TRAIL - MSCs),在小鼠癌症模型中,经静脉输注后,这些细胞明显聚集在肿瘤组织,促使病灶显著缩小甚至消失 。此外,通过 ELISA 试剂盒可对人血清、血浆等样本中的 sTRAIL 进行检测,助力科研人员深入探究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