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型号:atcc
更新时间:2025-11-05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 问 量 :1072
021-34556080
相关文章
LEC1仓鼠卵巢细胞
LEC1仓鼠卵巢细胞是从叙利亚仓鼠(Golden Hamster)卵巢组织中分离建立的永生性上皮细胞系,核心特征为稳定的上皮细胞表型、高效的外源蛋白表达能力及优异的体外培养适应性,可作为基因工程表达系统的理想宿主细胞,同时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调控及药物筛选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是生物工程与细胞生物学领域常用的工具细胞之一。
从细胞来源与组织背景来看,LEC1 仓鼠卵巢细胞的建立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提供了优质模型 —— 科研人员通过无菌操作获取叙利亚仓鼠的新鲜卵巢组织,剥离卵巢皮质层后,采用机械剪碎与酶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分离卵巢上皮细胞,在含血清的基础培养基中成功实现贴壁培养;历经多代传代纯化,筛选出形态均一、增殖稳定且无明显分化异常的细胞克隆,即 LEC1 细胞系。该细胞系严格保留卵巢上皮细胞的核心表型:显微镜下呈典型立方状上皮细胞形态,细胞排列紧密,形成连续的 “铺路石样" 细胞单层,体外培养时可自发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细胞高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如细胞角蛋白 8/18 CK8/18、紧密连接蛋白 ZO-1、黏附连接蛋白 E - 钙黏蛋白),同时表达卵巢上皮相关功能蛋白(如雌激素受体 α ERα、孕激素受体 PR),核型分析为稳定二倍体(染色体数目 44 条,与叙利亚仓鼠正常核型一致),无明显染色体结构异常,确保了细胞遗传背景的稳定性与上皮细胞功能的完整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模型。
在核心生物学特性方面,LEC1 仓鼠卵巢细胞凭借 “高适应性" 与 “多功能性",成为多领域研究的理想选择。其一,高效的外源基因表达能力与蛋白修饰功能:LEC1 细胞的核心优势在于具备完善的真核蛋白表达与修饰系统 —— 作为宿主细胞,其可通过质粒转染、病毒载体感染等方式高效导入外源基因,且能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正确的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酰基化),修饰模式与人类细胞高度相似,显著优于原核表达系统;例如,转染含人干扰素 -γ(hIFN-γ)基因的质粒后,LEC1 细胞的 hIFN-γ 表达量可达 20-30μg/10⁶细胞 / 24 小时,且表达的蛋白具有完整的生物活性,抗病毒活性单位达 1×10⁶ IU/mg;同时,细胞对筛选标记基因(如 neo 基因、dhfr 基因)敏感性高,便于构建稳定表达细胞株,为重组蛋白药物研发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平台。其二,稳定的体外培养特性与高增殖活性:LEC1 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适应性ji强,可在多种基础培养基(如 DMEM、RPMI 1640、F12)中稳定生长,无需特殊生长因子添加;在含 10% 胎牛血清的 DMEM/F12 混合培养基中,细胞倍增时间约为 24-28 小时,连续传代 60 次以上仍保持形态与增殖速率稳定,无明显细胞衰老或恶性转化;细胞对消化液敏感性适中,0.25% 细胞消化液处理 3-4 分钟即可获得单细胞悬液,不易出现消化过度或贴壁过牢的问题,适合大规模培养与高通量实验操作。其三,明确的细胞分化潜能与信号通路响应:LEC1 细胞具备一定的卵巢上皮细胞分化潜能,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如添加雌激素、生长因子 EGF),可进一步激活卵巢功能相关信号通路(如 PI3K/Akt、MAPK/ERK),上调分化标志物(如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 LHR)的表达,模拟卵巢上皮细胞的生理分化过程;同时,细胞对药物与信号分子的响应明确,例如,添加 MEK 抑制剂 U0126 后,ERK 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达 35%-40%,为研究细胞信号通路调控机制提供了可控的实验模型。
在体外培养与维护细节上,LEC1 仓鼠卵巢细胞的培养需注重 “条件优化" 与 “功能维持"。体外培养时,常规使用含 10% 胎牛血清、1% 非必需氨基酸、1mM 丙酮酸钠的 DMEM/F12(1:1)混合培养基(该培养基成分均衡,可满足细胞增殖与功能需求),培养基 pH 值控制在 7.2-7.4,添加抗菌试剂预防污染;培养条件为 37℃、5% 二氧化碳、95% 湿度的恒温培养箱,细胞贴壁能力较强,建议使用普通培养瓶(无需包被),接种密度需根据实验目的调整 —— 普通增殖培养推荐密度为 1×10⁴ cells/cm²,外源基因转染实验推荐密度为 3×10⁴ cells/cm²(转染时细胞融合度达 70%-80%,转染效lü最高);传代时待细胞融合度达 85%-90%,用 0.25% 细胞消化液 37℃孵育 3-4 分钟,终止后轻柔吹打形成单细胞悬液,传代比例为 1:3-1:5,避免过度传代导致上皮细胞极性丧失或外源基因表达效率下降。功能实验方面,外源蛋白表达检测需收集转染后 48-72 小时的细胞上清或细胞裂解液,采用 ELISA、Western blot 等方法测定蛋白含量与活性;细胞分化诱导实验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诱导剂(如 10nM 17β- 雌二醇),培养 5-7 天后检测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变化。
在科研与应用领域,LEC1 仓鼠卵巢细胞的价值集中在多学科研究的关键场景。其一,重组蛋白药物研发与生产:作为高效的真核表达系统,LEC1 细胞广泛用于重组蛋白、抗体药物的研发 —— 例如,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中,通过构建含抗体轻重链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 LEC1 细胞后可筛选出高表达稳定株,抗体表达量可达 50-100μg/mL,且抗体亲和力与特异性符合临床需求;同时,细胞可通过无血清培养基适应培养,实现重组蛋白的大规模无血清生产,降低后续纯化难度与成本,为生物制药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平台。其二,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LEC1 细胞是研究上皮细胞极性建立、细胞连接形成及信号通路调控的理想模型 —— 例如,研究紧密连接组装机制时,通过荧光蛋白标记 ZO-1,可实时观察 LEC1 细胞紧密连接的动态形成过程,发现钙调蛋白信号对连接组装的调控作用;研究雌激素信号通路时,添加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可诱导 LEC1 细胞 ERα 核转位,进而调控下游靶基因(如 pS2、Cyclin D1)的表达,为解析激素信号调控网络提供了清晰的实验证据。其三,药物筛选与毒性评价:因细胞对药物响应明确、培养成本较低,LEC1 细胞常用于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 —— 在抗肿瘤药物筛选中,可通过 MTT 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在药物毒性评价中,通过检测药物对细胞活力、凋亡率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评估药物的细胞毒性,为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其四,基因编辑与细胞工程研究:LEC1 细胞易被基因编辑工具(如 CRISPR/Cas9、TALEN)靶向修饰,可用于构建基因敲除或敲入细胞株 —— 例如,通过 CRISPR/Cas9 技术敲除 LEC1 细胞的 ERα 基因,可建立雌激素不敏感细胞模型,用于研究雌激素非依赖型细胞的生长机制;同时,该细胞可作为细胞工程的基础模型,通过基因改造优化其外源蛋白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组蛋白的产量与质量。
综上,LEC1 仓鼠卵巢细胞凭借其高效的外源蛋白表达能力、稳定的体外培养特性及多功能的研究适用性,成为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及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工具细胞。其在重组蛋白生产、机制研究、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进展,更在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与应用意义。
Copyright © 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