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乾思生物

生命科学产品一站式供应商

服务热线:021-34556080

产品中心

PRODUCTS CENTER
U251人胶质瘤细胞
产品简介:

U251人胶质瘤细胞源自人脑胶质细胞瘤,呈星形贴壁生长,具强侵袭性与脑微环境适应性,是研究脑胶质瘤机制及抗脑肿瘤药物筛选的重要模型。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10-16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 问 量 :643

服务热线

021-34556080

立即咨询
产品介绍

U251人胶质瘤细胞

U251人胶质瘤细胞是研究脑胶质瘤(以星形胶质细胞瘤为主)的核心体外模型,广泛应用于肿瘤生物学特性解析、发病机制研究及抗脑肿瘤药物研发。该细胞源自人脑胶质瘤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后,完整保留了胶质瘤的恶性特征,兼具强侵袭性、脑微环境适应能力及神经细胞表型,为探索胶质瘤侵袭转移规律、筛选分子靶点及评估药物血脑屏障穿透性提供了可靠材料,是神经肿瘤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重要工具。

从细胞来源与生物学特性来看,U251 细胞源自人脑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属于 WHO III-IV 级胶质瘤细胞系,病理特征与临床常见的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瘤高度契合。形态上,细胞呈典型星形胶质细胞样,胞体大小不均(直径 15-25μm),多为不规则星形或多边形,细胞核大而深染,核仁清晰(1-2 个),部分细胞可见多核或核分裂象,体现恶性增殖特点;细胞质丰富且延伸出纤长胞质突起,体外贴壁培养时呈 “星网状" 聚集生长,无接触抑制,与临床胶质瘤细胞的异质性、浸润性特征一致,便于通过显微镜观察生长状态与恶性程度。分子层面,细胞表达胶质瘤特异性标志物: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 钙结合蛋白,以及恶性相关分子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调控肿瘤侵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常见突变靶点)。其核心优势是强侵袭性与脑微环境适应性:Transwell 实验中可高效穿透人工基底膜与脑微血管内皮屏障,模拟胶质瘤 “沿神经纤维间隙浸润" 的临床行为;裸鼠脑内接种后能形成原位移植瘤,肿瘤生长模式与临床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一致,且可诱导宿主脑组织新生血管,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

在培养条件与操作要点方面,需通过精细化调控维持细胞恶性表型与神经特性。培养基优先选择含 10%-15% 无支原体胎牛血清(FBS)的 DMEM 高糖培养基,若需模拟脑肿瘤微环境,可添加低浓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0ng/mL)或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5ng/mL),避免细胞表型丢失。培养环境需严格控制在 37℃、5% CO₂恒温培养箱,相对湿度≥95%,温度与渗透压波动会影响胞质突起形成及 EGFR 信号活性,需格外注意。传代操作需在细胞融合度 80%-90% 时进行:先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轻柔清洗 2 次(避免破坏胞质突起),加入 0.25% 消化试剂,37℃孵育 3-5 分钟(因胞质突起增加贴壁面积,消化需充分);待细胞间隙增大、收缩变圆后,加入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轻柔吹打为单细胞悬液,按 1:3-1:5 比例接种,每 2-3 天传代一次。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基,清除乳酸、氨等代谢废物,防止抑制 EGFR 信号;所有试剂需经 0.22μm 滤膜过滤除菌,每 1-2 周通过 PCR 检测支原体,避免污染干扰细胞功能。冻存时采用含 10% 二甲基亚砜(DMSO)、20% FBS 的 DMEM 培养基,细胞浓度调整为 1×10⁶-2×10⁶个 /mL,梯度降温后液氮保存;复苏时 37℃水浴快速融化,用 10 倍体积新鲜培养基稀释 DMSO,离心后重悬接种,24 小时后通过 GFAP 免疫荧光验证细胞身份,确保特性稳定。

在科研应用领域,U251 细胞的价值贯穿胶质瘤研究全链条。机制研究中,可通过检测 PI3K-AKT、MAPK/ERK、EGFR 等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分析 EGFRvIII、IDH1 等基因突变对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明确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利用其体外侵袭模型,研究 MMPs、VEGF 在肿瘤脑内浸润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例如沉默 MMP-2 基因后观察细胞穿透血管屏障的能力变化,为抑制胶质瘤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分子靶点筛选中,细胞高表达 EGFR 等经典靶点,可通过药物干预或 CRISPR-Cas9 基因编辑调控靶点表达,验证靶点必要性 —— 如抑制 EGFR 活性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为 EGFR 靶向药物研发提供实验支撑;同时可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特异性高表达的 lncRNA、miRNA,挖掘新型治疗靶点。药物研发中,细胞是体外评价的关键模型:构建 “U251 细胞 -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共培养模型,评估药物血脑屏障穿透性;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靶向药物对 EGFR、AKT 等靶蛋白磷酸化的抑制效果,结合 Transwell 实验验证药物对侵袭的阻断作用;长期低剂量药物处理可构建耐药细胞株,分析 ABCG2、MGMT 等耐药基因表达变化,为逆转耐药提供策略。动物模型构建上,将细胞立体定向接种至裸鼠脑内,可建立原位胶质瘤模型,通过 MRI 监测肿瘤生长,评估药物体内疗效与安全性;构建荧光素酶标记细胞模型,借助活体成像动态观察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为精准治疗研究提供体内平台。

综上所述,U251 人胶质瘤细胞因与临床胶质瘤的高度一致性、稳定的恶性特征及广泛的科研适配性,成为神经肿瘤学研究的核心工具。其在机制解析、靶点筛选、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胶质瘤基础研究的突破,也为抗脑肿瘤药物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关键支撑,尤其在高级别胶质瘤难治性问题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 服务热线 021-34556080
  • 电子邮箱

    info@biobaiye.com

扫码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 上海乾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41625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